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杰出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院士是广大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学习的榜样

发布时间:2019-07-2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农业科技界享有盛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披星戴月,上下求索,坚定意志,锐意拼搏,献身科学,竭尽智慧,为人民群众解决吃饭问题。50多年如一日,全心全意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1973年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终于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的自给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力臻仓禀足的目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近年来召开的中国杂交粳稻科技创新论坛上,国际水稻研究所及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言,一致认为杂交水稻的培育缓解了最近几年来世界粮食不断上涨带来的压力,是解决国际粮食危机的关键,因此国际社会赞口不绝,其所作出的贡献赢得了全世界农科领域注目,赞誉之声,犹如波涛翻滚,洋溢会堂,久久未能平息。而袁隆平同志却虚怀若谷,非常谦逊地说:“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是我们团队的荣誉,是中国的荣誉,我仅是一个科学带头人,一名代表而已。”“杂交水稻领头人,杰出农科天下闻。民以食为天激励,炎黄世界食粮盈。”“崇德弥高诚信赢,淡然名利福人民,人梯甘做诲桃李,放眼五洲彪炳铭。”由此可见,他始终以事业为重,对名利看得很轻,以团队为家,诲人不倦,和谐为先,团结为主,奋力迈进。
    “科技龙骧理念明,牢牢掌握扎根深。逢人说项兢勤业,万里长征首步程”,他十分强调搞好杂交水稻,一定要建立科学发展观,掌握科学种田要诀,才能步步为营,更上层楼。所以每逢召开有着杂交水稻会议时,他在会上兴高采烈,侃侃而谈,语重心长,滔滔不绝,言及当前杂交水稻亩产还不理想,仅是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因此他有一个设想与志愿,一是:攻关不怕困难磨,苦其心志信心坚,继续努力,迎难而上,种好实验田,到2012年争取亩产830公斤,到2015年,实现亩产900公斤目标,为大田增产作出示范。二是:通过技术援助,对外交流,市场运作,依靠科研单位协作,逐步将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三是:由于杂交水稻是三种基因不同品种杂交而成,集结了各自优良特性,不仅生长速度快,还可有把握高产,产量提高的幅度,高可达20%左右,而且抗逆性亦强。但美中不足,也有其不利的特性,一面,因其是通过异花授粉杂交,在高产方面某些特性还不够稳定,一不慎,容易退化,减低产量,以至农民尚不能从收获的水稻进行留种自备,所以每年还需要向农业研究所购买新的高产品种,故而相应地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到增收利润。基于此,当前我们技术人员针对这一方面的风险应当努力作出进一步科学研究,以期在近年内能够做到精心培育,解决杂交水稻在农民不能自行田间留种这方面的缺陷。当前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种植杂交水稻,计约3000多万亩,还在逐年上升,如果平均每亩在250公斤左右,还不算高产,应该高瞻远瞩,自主创新,争取更上一层楼。按世界粮食组织统计,如在全世界推广中国杂交水稻2.3亿亩,平均每亩增产150公斤,每年可多养活1亿人口,举措是何等惊人,效益何等巨大,真可谓功盖全球,利在群民。所以杂交水稻被全球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特异名称,甚至亦有人将它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并驾齐驱。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来到国家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中心,在湖南桃园地区所建立的超级稻百亩示范片田中,查看超级稻。站在长势喜人的超级稻田头,举目所见,一田沉甸甸的杂交稻稻穗,穗穗谷粒,颗颗饱满,不禁喜上眉稍,兴从中来,乐开了花,他说:“按计划到2012年实现亩产830公斤目标,是无问题,今后继续努力争取提前实现亩产900公斤目标”。他又豪情满怀地说:“到我90岁时争取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当时国际同仁和种超级稻的农户,莫不兴高采烈,拍手称赞,祝愿其愿望一定实现,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实现世界粮食组织所嘱,不辱使命。
    “多为集体献诚心,名利与我若浮云。袋里有钱善自理,挣来清白用公平”。他获得国家各类奖金很多,但都慷慨解囊,几乎把所有奖金都捐与以他个人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会,作为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资金。“洒脱悠然自默谐,捐金慈善自开颜。一钱如命枉财守,鼠目寸光可晓惭”。袁隆平的人生哲学非常高尚,他说:做一个真正的人,名利不能看得很重,钱多了绝不能挥霍浪费,也不要作鼠目寸光,坐井观天,一钱如命的吝啬鬼,守财奴,应该多做些慈善事业,这样心中可得到更大的安慰,精神上的安慰要比物质上的享受更令人愉快欢欣,悠然自得。以上所言,并非不要名利,而是把它置于第二位,亦即置于贡献后面。如果不求上进争得合法名利,会变成默默无闻、庸碌之辈,失去做人的意义。千里目光,何等高尚,可谓真挚诠释。“爽朗诙谐幽默沉,目光开阔迈前程。书呆子气悖时逆,多艺多才真正人。”袁隆平同志性格爽朗幽默,视野开阔,博采众长,不仅有才,还会艺术。他特喜爱游泳,十岁左右,竟能横渡长江。他还拉得一手小提琴,休闲日子里,于皓月当空,银河千里,或繁星闪烁,夜阑人静之时,常和夫人在古老香樟树下,悠然奏上小提琴一曲,自娱自乐,一霎时,月影西沉,常浑然不知东方已既白。他常说:“从事科学研究,决不能书生气十足,作一个书呆子,要学点艺术,如吹、弹、拉、唱、琴棋、书画等,我本人却喜爱古典乐曲,它会把人带到一个很清净、美好、很舒心悦意的境界,可是,我这个人还不怎么安分守己,什么都会一点儿,不求甚精,只是当当东郭先生,滥竽充数而已。”他平常言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但也很回幽默诙谐,在田间、场地或室内,讲述一些有趣味的古、近代趣事,常逗得团队和家中年轻人发笑不已,正是,一曲提琴,一则故事,度假休闲,家庭团队,熙熙乐乐,驱散疲乏,鼓舞干劲,其情其景,扣人心弦。由于他长年在轻轻地里与稻田作伴,庄稼为友,潜心竭力进行试验研究,在烈日炎炎之下,被晒成一个非洲黑人似模样,团队、同仁笑赠他具有国际意味的——“刚果布”的戏谑外号。所以他是一个有趣的人,一个平平凡凡的开心人,有他在场,气氛就显得活跃和谐。“人有趣,活跃又和谐。稻地为邻庄稼友,非洲洗黑德谊长。”“刚果布称扬”称呼足可为其写照了。
    “田头地里舞飘裳,高屋建瓴重任煌,诸葛亮和臭皮匠,平台又上志轩昂。”上世纪80年代,湖南杂交水稻研究所成立,袁隆平担任研究所中心主任,他广集专业优秀人才,扩充先进设备,主持省一级和国家的研究课题及协作课题的精心试验研究,带着团队通力协作,并编写和出版了《杂交水稻杂志》,还为国外越南、印度等十余个国家举办了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培育一批杂交水稻专业人才,赢得外国友人和国际的赞扬和尊重,其成就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2009年湖南省评选省级统战模范人物,袁隆平光荣入选,不仅在农技方面发光,在政治方面亦闪闪发光。据新华社消息报道,2009年9月中王选、袁隆平等非中共人士被评选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阡陌平丘盈碧澄,迎风绿浪涌翻腾。扬花锈锦田塍闹,科技开天业绩纷”。“浮想联翩与日新,不求闻达淡名心。浩然壮志真圆梦,亩过千斤熙攘盈”。袁隆平院士品德高尚,诚信兼爱,淡泊名利,富贵浮云,坚定意志,执意追求,自强不息,克己奉公,献身科学,勇攀高峰,不畏困难,万水千山,寻闲看待。他的一生,可用六字描述,即“烈日、汗水、泥巴”,“察禾日当午,汗水滴如注。满手土泥巴,汗泥交混浊。无心�T面抹,脸谱讶惊成”。竟不知不觉由农业专家忽变成舞台上花脸演员,团队同仁均忍俊不禁,相视而笑。由于忍苦耐劳,甘为人梯,矢志创新,与时俱进,逆水撑船,破浪而进,不断以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成功地培育杂交水稻,不仅使泱泱大国群民,人人温饱,还能有济于全球缓解粮荒燃眉之急,造福世界,庇荫人类,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是我们广大知识分子和科技界人的杰出楷模,其鞠躬尽瘁,诲人不倦精神当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科技龙骧,内耀全球,高山景仰,名垂竹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