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王选精神,做方正之士----王选事迹观后感
2010年4月25日,在九三学社苏州市委领导的带领下,全市九三学社基层组织领导及其代表一行三十多人来到了位于无锡市解放东路867-1号的王选事迹陈列馆。
作为九三学社苏州高新区支社的代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学习王选精神的活动。4月25日上午我怀着对王选同志无比崇敬和缅怀的心情早早地来到九三学社苏州市委办公地,静静地等候出发,无锡离我们很近,陈列馆感觉就在咫尺,更仿佛王选同志就在我们身边,一小时多点,我们就来到了王选事迹陈列馆。
被誉为“当代毕�N”王选院士永远是我们九三学社的骄傲。王选事迹陈列馆并不很大也并不奢华,但讲解员讲解的语气却异常地自豪,当王选事迹一一展现在我的眼前,作为一个“九三人”我尤其感到自豪,从王选幼年求学到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成功,直到王选院士耗尽了心血,离我们而去,均历历在目。但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说的 :“王选同志走了,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人民不会忘记他!”。繁星满天时,也许我们肉眼找寻不到那颗以你为名的小行星“王选星”,但我坚信你的生命之光永远在宇宙星空中永恒闪烁。
2010年4月28日晚,是我们九三学社苏州高新区支社本年度第三次组织生活,我们克服了没有场地,缺少经费,利用业余时间,力争把学习时政与做好社会服务以及建言献策三者完美结合,我们把学习时政作为常态建设,利用先进网络为学习平台,采用自学与集中集中开会讨论形式节约开会时间,结合时政内容,立足本区域经济发展,开展调研,再拿出政策建议,利用我们九三学社的建言献策平台以集体的名义上报地方政府。例如今年3月14日下午,我们九三学社苏州高新区支社部分社员就服务外包政策赴苏州工业园区进行调研,时间:我们桑前支委有的放矢地择了清明前,地点:王选院士开创的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相关内容我已在我们九三学社苏州高新区支社系列活动之二进行了报道,在此不再赘述。目前服务外包政策建议已出炉,经4月28日会议讨论定稿后报区委区政府。而当初是因何确定对区内服务外包政策进行调研的,一切来源于我们学习了相关经济转型升级,低碳经济以及苏州“三区三城”建设,新区西部生态城建设等内容。
学王选精神,怎么学?九三学社苏州高新区支社桑前支委如是说:我们很平凡,也许我们不可能做出“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伟大壮举,我们学王选精神,先从自问你参加九三学社干什么开始?支社社员必须达成共识,做好本职工作是更本,做好九三学社工作是行使党赋予我们的权力和尽我们应尽的义务,只有把本职工作做好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参加民主党派绝对不是沽名钓誉。自确立创建全国基层先进支社后,我们全体社员必须凝心聚力共创建,奋勇争先创一流。我们开会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我们没有工资、奖金,缺少活动经费,可正因为我们有这样一份凝聚力,我们可以欢聚在一起,相约慢慢陪着一起到老,缺少经费,我们不等不靠,不伸手讨要,因为我们坚信:九三工作做好了,我们经费自然也有了,果不其言,我们中标的课题获奖了,课题组全体人员强烈要求,奖金归公—充作九三活动经费!2009年度个人荣获三项九三苏州市委一等奖的龚震同志更是把他全年的稿费全部捐作支社活动经费。淡泊名与利,不失为王选精神!
九三学社苏州高新区支社和其他支社一样,面临同样的困难,如何调动每位社员的积极性一直是我们桑前支委考虑的大事之一,我们通过学习“六个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者—王选同志的学习,通过自问参加九三干什么的活动,参会缺席的现象没有了,想来就来,不来也无所谓的想法消失了,代之的是开会大家踊跃发言,争先写学习心得体会,争抢招标课题,九三苏州市委收到同一主题的信息也再不会感到奇怪了,群策群力讨论政策建议早习以为常。因为我们支社每位社员心中多明白,支社是我们参政议政的平台,要建功立业,要为社会多做贡献,九三学社将是他们最好的平台。立足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人生辉煌,也不是为王选精神!
结合三次组织生活讨论的议题,我们九三学社苏州高新区支社已进行了二次社会调研,即将开展的第三次活动,力争见功立业,实实在在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结合金融创新,支持经济发展,相关内容请见即将刊登的九三学社苏州高新区支社系列活动之三。我们坚信,不计得失,勇于创新,同样也不失为王选精神!
学王选精神,立志做个方正之士,面对挑战,我们准确定位,积极作为,把我们的智慧与才能汇聚到推动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中来,做一个快乐有为的“九三人”!